笔趣阁>非洲创业实录> 第四十一章 衣锦还乡

第四十一章 衣锦还乡

作者:恶的呃呃呃

推荐阅读:冰火义高考被挤名额,我转身入伍报效国家全民穿越:死灵法师的崛起梦仙行学姐别怕我来c一卷破苍穹五年后,她携双胞胎儿女回国认爹两界倒爷:资源差价助我飞升萌宝驾到:爹地投降吧阮白慕少凌修成金丹嫌弃我,我写休书你哭啥校花学姐从无绯闻,直到我上大学致命诡地:现在开始死亡倒计时!四合院:养老易中海后,原地起飞拒嫁鳏夫,随军后我疯狂送崽综穿之莲花游记重生得意须尽欢重回贫民窟,假千金带全家杀疯了在这名为九宫格的宇宙:夏绝世道君都练武?那我修仙了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q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866年7月13日,远东。
    王大治,是东非殖民地华人移民的老成员了,如今是滨海区华人移民军的一员。
    就在一个月前,东非殖民地华人移民处的高层找到王大治,并且和他商量了利用他华人的身份回到清国去拉人。
    如今的清政府刚刚平定太平天国不久,南方久遭兵祸,大大缓解了南方的人地矛盾,自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就是人口稠密地区,虽然太平天国和清政府的相互征伐造成了大量空缺的土地,但是在太平天国终结后,周边地区的人口可以迅填补这些空缺。
    而在北方,沙俄的崛起和殖民扩张直接威胁了清人的龙兴之地,之前害怕华人破坏清人龙脉祖地,现在罗刹人都都要打过来了,就考虑不上什么清华之分了,为了移民实边,清政府放开了对东北移民的限制,大量华人涌入东北,这是闯关东。
    而在相对西北的山陕地区,他们也有一条移民路线就是向内蒙地区给那些王公贵族种地,也就是走西口。
    而东非殖民地的移民当前主要选项就是北方,通过北方的海港,坐船运回东非。
    而北方老百姓当前的选择就有两条,一个是到东北去,一个是到东非去,相对于异国,自家的土地当然是选,所以在选择时移民大多选择拖家带口闯关东。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东非殖民地要将已经居住在东非的老移民带过来的原因,不然这些华人看到实打实的好处,谁信你们西洋鬼子的话?
    至于南方也不是那么好招人,除了太平天国运动后造成了新的生存空间外,当地人还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是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到美洲去,美国人目前的优势德意志是比不了的,就连英国人和法国人也会收一些华人到殖民地充当打手。
    第二个是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他们自己就可以向南洋地区去创业展,因为海上交通的便利,或者是接近边陲的原因,自古就有许多人下南洋或者去东南亚闯荡。
    而南方本来就宗族林立,他们自组建的乡党也会在南方招人,所以东非殖民地在南方招人是最难的,竞争对手多不说,自己开出的条件也不算诱人。
    怎么样这些华人会自向东非殖民地去呢?除了真的给这些华人分土地,那他们绝对拖家带口的去东非殖民地开拓。
    但恩斯特可不会白白把土地分出去,东非的土地是恩斯特的私有财产,未来还有大用,直接把土地送人,等来的不一定是感激涕零,还有可能培养出白眼狼。
    只有到了该把土地分出去的时候,才是恩斯特给这些华人移民土地产权的时候。
    那就是战争,只有卖命的,投过投名状的恩斯特会以军功的形式把土地分给有功之人。
    现在把东非的土地分了,未来英法等国开始盯上非洲的土地的时候,恩斯特拿什么收买人心?还是土地。
    而且在恩斯特设想里,东非的农业未来是集约化的,而不是小农自给自足形式的,你给霍亨索伦家族卖命,我把土地给你,你越卖命,得到的土地越多,这样就会有无数个具有规模的农场在东非诞生。
    真要是所有人都能分两三亩地,那华人就敢生,前期殖民地缺人还好,后面人不缺了那怎么办?到时候东非的展再快估计也赶不上人口的迅增长。
    所以在移民和移民到东非后的生存方式问题,都是恩斯特慎重考虑的,反正不能太过激进,东非就在那里又跑不了。
    就算英法等国开始瓜分非洲,那时东非地区五百万人口恩斯特估计还是有的,不要说五百万,就是有三十万加上德意志帝国的帮助,恩斯特都敢和英国人来场非洲大战。
    磨盘村,华北地区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
    今天村子里可热闹了,倒不是有什么节日,而是一年前离开的王大治回来了。
    王大治回来倒没啥稀奇,真正让村民感觉新奇的是王大治是带着洋人一起回来的,而且背后还有几个大兵,手里都拿着真家伙。
    一开始村民看见一伙人拿着西洋枪来到村口都不敢冒头,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敢瞎凑热闹,嫌脖子痒痒了?
    好在王大治大伙都认识,他拿个大喇叭就在村子里到处宣扬。
    乡亲们,都不要害怕,我是王大治呀!
    你们不记得我了么?现在我达了,今天来是带大家去过好日子的。
    王大治穿着军装,显得人五人六的,挺胸昂头在村子里四处宣扬,在走到村子深处时,几个熟人一把把王大治拉进屋里。
    大治,真是你啊!
    我的老天爷,胖的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王大治看着眼前黑廋的麻秸秆差点没认出来。
    你不是村尾的老徐么?过的怎么样?如今兄弟达了,可是带你们去过好日子的。
    老徐绕着王大治左右走了两圈,惊奇道:你小子真达了,现在穿的衣服都带花了!
    看你这身打扮不会是去当兵了吧!
    虽然老徐不认得普鲁士军服,但是王大治进村的时候身后那几个大兵可骗不了人,那背的可都是真家伙事。
    王大治笑呵呵的说道:哪里,哪里,本人现在可是东非殖民地华人移民军滨海区分队,第二十五小队的副队长。
    说着还一脸洋洋自得。
    老徐一脸好奇的问道:真当官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