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作者:安化军
推荐阅读:我是小道士、绝世村妇、诸天万界之仙魔至尊、桃花马上请长缨、人间一隅、呆萌财迷少女的逆袭之路、炮灰十世的苦命、宋惜惜战北望六月、我在万界锄大地、江明月的七日冒险、不放手不还手、MC:反向夺舍后我成方块人了、红妆知县、快穿之大佬竟是我自己、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都离婚了,你癌症晚期关我什么事、霓鸾、先生的小憨妹、清冷天师找了个阳气旺盛的助理、入梦即醒、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q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大郎点了点头,不好多问,只是答应跟罗锋同行。
又等了一会,权二郎才恋恋不舍地从房里出来。
神采飞扬,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事。
看看天色不早,杨大郎催着权二郎上路,指着罗锋道:“这一位小员外,要到青台镇应募,正好与我们同行。
听说营田务衙门正是用人的时候,以后一起做事,也好有个照应。”
权二郎看看罗锋,不屑地道:“我们到哪里只是领赏钱,谁又在衙门里做事!”
杨大郎道:“兄弟,官府真要挖矿炼铁,必然要不少人。
我们是找到矿的人,领了赏钱,不难找个事做。
机会难得,不管在矿上做什么,总强过你回去种地。”
权二郎听了大笑道:“哥哥说的什么话!
我这里有大好的前程,哪个会回去种地!
我只要衙门发的赏钱,自有事情做,怎肯留在那里!”
杨大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为权二郎觉得可惜。
官府悬赏找矿,必然是要炼铁,炼铁要人,这是个好机会,可以在衙门里找个饭碗。
分道扬镳
杜中宵正在衙门里处理公务,崔主簿从外面急匆匆进来,道:“运判,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在北边的方城山里发现铁矿,极是宏大。”
听了这话,杜中宵忙站起来道:“速请他们进来!”
现在营田务诸事艰难,杜中宵急需有个大项目刺激一下,最关键的是能从三司多要些资金来。
京西路转运司对营田务的支持,多是粮食和农具,现钱很少。
手中没有钱,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做。
最能让朝廷掏钱出来的,就是矿冶之类。
最好是金,次之是银,铜也是好的,实在没有,钱也勉强。
只要钱好到手里,杜中宵就可以用粮换钱,获得资金。
有中有现钱,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舞阳肯定是有大矿的,但杜中宵并不知道在哪里。
从古籍记载,和前人留下来的遗迹看,最可能的就是在方城山和嵖岈山中。
这两座山是淮河和汉水的分水岭,处在州县交界处,其实离舞阳距离很远,反而是离叶县和方城近一些。
这让杜中宵很困惑,会不会找偏了。
不大一会,崔主簿领了杨大郎和权二郎理来,上前见礼。
杜中宵看着两人,问道:“你们在何处发现矿苗?如何知道是大矿?”
杨大郎道:“回官人,小的们是在方城山里,探到了铁矿。
先是找到一处前人留下的矿洞,小的亲自探过,那矿洞虽然废弃了,但并没有把矿挖空,里面随处取一块石头,都是好矿。
在那矿洞四周,小的查探了些日子,又发现了几处矿苗,方圆数里之远。
据此估算,必是大矿无疑。”
杜中宵对探矿一无所知,听说方圆数里,觉得不小,只是不知到底有多少矿石,能产多少铁。
想了想,杜中宵问道:“既是探得如此仔细,应该看得出来,那处铁矿好不好挖?”
杨大郎道:“回官人,此事却难说得很。
杨大郎点了点头,不好多问,只是答应跟罗锋同行。
又等了一会,权二郎才恋恋不舍地从房里出来。
神采飞扬,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事。
看看天色不早,杨大郎催着权二郎上路,指着罗锋道:“这一位小员外,要到青台镇应募,正好与我们同行。
听说营田务衙门正是用人的时候,以后一起做事,也好有个照应。”
权二郎看看罗锋,不屑地道:“我们到哪里只是领赏钱,谁又在衙门里做事!”
杨大郎道:“兄弟,官府真要挖矿炼铁,必然要不少人。
我们是找到矿的人,领了赏钱,不难找个事做。
机会难得,不管在矿上做什么,总强过你回去种地。”
权二郎听了大笑道:“哥哥说的什么话!
我这里有大好的前程,哪个会回去种地!
我只要衙门发的赏钱,自有事情做,怎肯留在那里!”
杨大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为权二郎觉得可惜。
官府悬赏找矿,必然是要炼铁,炼铁要人,这是个好机会,可以在衙门里找个饭碗。
分道扬镳
杜中宵正在衙门里处理公务,崔主簿从外面急匆匆进来,道:“运判,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在北边的方城山里发现铁矿,极是宏大。”
听了这话,杜中宵忙站起来道:“速请他们进来!”
现在营田务诸事艰难,杜中宵急需有个大项目刺激一下,最关键的是能从三司多要些资金来。
京西路转运司对营田务的支持,多是粮食和农具,现钱很少。
手中没有钱,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做。
最能让朝廷掏钱出来的,就是矿冶之类。
最好是金,次之是银,铜也是好的,实在没有,钱也勉强。
只要钱好到手里,杜中宵就可以用粮换钱,获得资金。
有中有现钱,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舞阳肯定是有大矿的,但杜中宵并不知道在哪里。
从古籍记载,和前人留下来的遗迹看,最可能的就是在方城山和嵖岈山中。
这两座山是淮河和汉水的分水岭,处在州县交界处,其实离舞阳距离很远,反而是离叶县和方城近一些。
这让杜中宵很困惑,会不会找偏了。
不大一会,崔主簿领了杨大郎和权二郎理来,上前见礼。
杜中宵看着两人,问道:“你们在何处发现矿苗?如何知道是大矿?”
杨大郎道:“回官人,小的们是在方城山里,探到了铁矿。
先是找到一处前人留下的矿洞,小的亲自探过,那矿洞虽然废弃了,但并没有把矿挖空,里面随处取一块石头,都是好矿。
在那矿洞四周,小的查探了些日子,又发现了几处矿苗,方圆数里之远。
据此估算,必是大矿无疑。”
杜中宵对探矿一无所知,听说方圆数里,觉得不小,只是不知到底有多少矿石,能产多少铁。
想了想,杜中宵问道:“既是探得如此仔细,应该看得出来,那处铁矿好不好挖?”
杨大郎道:“回官人,此事却难说得很。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