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作者:安化军
推荐阅读:红妆知县、我是小道士、呆萌财迷少女的逆袭之路、不放手不还手、我在万界锄大地、炮灰十世的苦命、桃花马上请长缨、快穿之大佬竟是我自己、绝世村妇、宋惜惜战北望六月、MC:反向夺舍后我成方块人了、江明月的七日冒险、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人间一隅、先生的小憨妹、霓鸾、都离婚了,你癌症晚期关我什么事、清冷天师找了个阳气旺盛的助理、入梦即醒、诸天万界之仙魔至尊、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q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铁监除了有大量的工人,还有他们数量庞大的家眷,不能都闲在那里。
工人待遇再高,靠一人赚的钱养活全家,生活水平也上不去。
铁监出面,除了建起制糕点的作坊,还有制糖纺线之类,都是采用的会社制度。
初期资本是铁监贷给他们的,工人赚的钱,每月都留一部分不发,除了还本钱,也用来扩大再生产,采购生产工具。
到了年底,依据赚到的利润分红。
本质上说,是一种集体经济。
现在营房那里这种小会社有好多家,最近由铁监出面,组织了行会。
会社的人在里面轮流当差,抽查质量、卫生等等,也兼做统一采购原料和向外销售的事。
这种入会社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更多的还是缝缝补补、浆洗衣服等常见工作,大多也都学着合起来立会,一样红火。
最近这些日子,甚至有几家从铁监里招揽活计,比如拿了铁监制出来的铁钉,回家之后把不合格的挑拣出来,按照斤数算钱。
守着这么大一座铁监,有这么多的工人,家眷并不愁没有活干。
只要有了劳动的意识,愿意参加劳动,就有赚钱的机会。
工业对社会的改造,这时候就显出来了。
有人开始干了,便就有人学着干,工人的意识里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他们面对的就是工作拿钱,用钱买所有的东西。
社会氛围如此,在家里无所事事会被人笑话,女人也想方设法找活干。
前几天,甚至几个人妇人在营房那里建了个立卖摊子,由于口味比食堂的更好,价钱便宜,生意非常好。
食堂的人报怨,抢了自己生意,要求铁监取缔。
杜中宵不但没有取缔,反倒奖了那几人,让他们搭起棚子,固定摊位。
守着铁监这么多人,市场更大,采购更方便,还做不过人家,有什么资格报怨?
面对市场,要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竞争不可避免。
最近铁监正在筹划分区,把整个铁监按照各自集中的地方,分成几个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从主管到工人,收入跟经营情况挂钩。
这是此时官营工商业常见的制度,比较法,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无所不用其极。
各地最普遍的酒楼行业,利润一旦超过某个数值,便就被收为官营。
利润下降,就承包出去,各地莫不如此。
地方官员对这一套都驾轻就熟,后来甚至引入官场中,官员按经济发展分级升迁,末位淘汰。
后世的制度,这个时候大多都出现了,弊端同样如此。
如末位淘汰,导致大量问题,官员为了升官手段用尽,杀鸡取卵,漠视民生,后来被取消,跟惟鸡的屁论如出一辙。
不过这个时代考核的,是人户和税收,还没有统计社会经济的能力。
为了养军,宋朝的财政压力非常大,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有的让人觉得脑洞大开,还有很多让后人觉得似曾相识。
这样的时代,不但杜中宵记忆中的很多经济措施可以直接拿来用,就是经济理论一样可以。
有人觉得离经叛道?不存的。
能做得到,你说星辰大海都可以。
到这个世界十年了,杜中宵已经慢慢适应,做事情的胆子越来越大。
前世学到的古代,其实是以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为蓝本的,跟宋朝和宋朝之前差别极大。
元朝灭亡宋朝之后,政治文化并没有继承宋朝,是以草原上的一套为主。
铁监除了有大量的工人,还有他们数量庞大的家眷,不能都闲在那里。
工人待遇再高,靠一人赚的钱养活全家,生活水平也上不去。
铁监出面,除了建起制糕点的作坊,还有制糖纺线之类,都是采用的会社制度。
初期资本是铁监贷给他们的,工人赚的钱,每月都留一部分不发,除了还本钱,也用来扩大再生产,采购生产工具。
到了年底,依据赚到的利润分红。
本质上说,是一种集体经济。
现在营房那里这种小会社有好多家,最近由铁监出面,组织了行会。
会社的人在里面轮流当差,抽查质量、卫生等等,也兼做统一采购原料和向外销售的事。
这种入会社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更多的还是缝缝补补、浆洗衣服等常见工作,大多也都学着合起来立会,一样红火。
最近这些日子,甚至有几家从铁监里招揽活计,比如拿了铁监制出来的铁钉,回家之后把不合格的挑拣出来,按照斤数算钱。
守着这么大一座铁监,有这么多的工人,家眷并不愁没有活干。
只要有了劳动的意识,愿意参加劳动,就有赚钱的机会。
工业对社会的改造,这时候就显出来了。
有人开始干了,便就有人学着干,工人的意识里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他们面对的就是工作拿钱,用钱买所有的东西。
社会氛围如此,在家里无所事事会被人笑话,女人也想方设法找活干。
前几天,甚至几个人妇人在营房那里建了个立卖摊子,由于口味比食堂的更好,价钱便宜,生意非常好。
食堂的人报怨,抢了自己生意,要求铁监取缔。
杜中宵不但没有取缔,反倒奖了那几人,让他们搭起棚子,固定摊位。
守着铁监这么多人,市场更大,采购更方便,还做不过人家,有什么资格报怨?
面对市场,要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竞争不可避免。
最近铁监正在筹划分区,把整个铁监按照各自集中的地方,分成几个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从主管到工人,收入跟经营情况挂钩。
这是此时官营工商业常见的制度,比较法,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无所不用其极。
各地最普遍的酒楼行业,利润一旦超过某个数值,便就被收为官营。
利润下降,就承包出去,各地莫不如此。
地方官员对这一套都驾轻就熟,后来甚至引入官场中,官员按经济发展分级升迁,末位淘汰。
后世的制度,这个时候大多都出现了,弊端同样如此。
如末位淘汰,导致大量问题,官员为了升官手段用尽,杀鸡取卵,漠视民生,后来被取消,跟惟鸡的屁论如出一辙。
不过这个时代考核的,是人户和税收,还没有统计社会经济的能力。
为了养军,宋朝的财政压力非常大,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有的让人觉得脑洞大开,还有很多让后人觉得似曾相识。
这样的时代,不但杜中宵记忆中的很多经济措施可以直接拿来用,就是经济理论一样可以。
有人觉得离经叛道?不存的。
能做得到,你说星辰大海都可以。
到这个世界十年了,杜中宵已经慢慢适应,做事情的胆子越来越大。
前世学到的古代,其实是以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为蓝本的,跟宋朝和宋朝之前差别极大。
元朝灭亡宋朝之后,政治文化并没有继承宋朝,是以草原上的一套为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