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风雨大宋> 第177节

第177节

作者:安化军

推荐阅读:绝世村妇诸天万界之仙魔至尊霓鸾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炮灰十世的苦命先生的小憨妹我在万界锄大地不放手不还手桃花马上请长缨红妆知县入梦即醒MC:反向夺舍后我成方块人了我是小道士都离婚了,你癌症晚期关我什么事清冷天师找了个阳气旺盛的助理快穿之大佬竟是我自己呆萌财迷少女的逆袭之路宋惜惜战北望六月人间一隅江明月的七日冒险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q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杜中宵道:“炉子大小不一,这是最大的一座,共有十二座炉子,每年冶铁过六亿斤。
    现在铁监的冶炉已经过多,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会扒掉几座,只剩五座大炉即可。”
    宋祁笑道:“铁之一物,用处极多,哪里有嫌多的道理?对朝廷来说,自然是越多越好。”
    杜中宵摇了摇头,叹口气道:“相公,话是这样说,可实际却不是如此。
    对铁监来说,一年几亿斤铁,根本就卖不出去,也无力运到京城。
    即使现在建了铁路,可以水运,也无法售卖。
    铁炉建起来,一刻也不能停,新铁源源不断炼出来。
    旧铁积压,新铁不断,岂不如泥沙?对铁监而言,最好是能卖掉用掉多少斤铁,便就炼多少斤,多炼了并没有益处。”
    朝廷铁课是十斤收二斤,纵然一些小冶炉收不到铁课,算下来以前天下产铁不过三四亿斤。
    柏亭监一下扩充了不止一倍的产能,而且是以钢为主,已经把天下产能吃掉了。
    在新的用途没有推广开来前,工业没有初步发展,铁监的产能已经过剩。
    之所以建这么多炉子,主要是为了试验新炉型。
    再过些日子进入夏季,前期建的小高炉都会被扒掉,只留几座大高炉。
    听了杜中宵的话,四人知道道理如此,但还是觉得可惜。
    在地方做过官就知道,铁是好东西,有了足够的铁器,很多行业的生产效率都会上个台阶。
    以前是到处缺铁,却没想到柏亭监这里,却在担忧铁炼出来了卖不出去。
    感叹一会,众人看旁边炼钢的小炉。
    铁水进了钢炉,由蒸汽机带动的鼓风机把大量空气送入,没多久就出一炉钢来。
    经过一段进间的摸索,现在吹进炉里的是预热过的风,比最开始时的炼钢时间更短。
    不大一会,就有通红的钢水倒出来。
    看上去,钢水与铁水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通红,如河水缓缓流动。
    向后一部分被铸成钢锭,一部分被锻制成各种型材。
    最后的成品,远在厂房的另一边,根本就看不见。
    柳植看着钢水出来,对杜中宵道:“运判,那边出来的就是钢?”
    杜中宵道:“不错。
    铁之所以为铁,是因为里面还有碳。
    向铁水里面吹风,把碳烧掉,就炼出钢来了,这跟炒钢是一个道理。
    至于熟铁,则是碳烧得太过,里面一点碳没有,便就软了。”
    晏殊几人听了这话,面面相觑,还是第一次听见这种说法。
    现在常见的看法,钢和铁是两种不同的东西,铁里杂钢,把渣滓去掉,才能得到纯钢,是为千锤百炼。
    若不是杜中宵建起这么大的铁监,面前就不断有铁和钢出来,他们肯定要跟杜中宵辨论一番。
    事实胜于雄辨,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这里的钢铁就是这样炼出来的,不得不服。
    高炉前太过炎热,几人看了一会,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便就沿着锻造的机器向后走去。
    看见通红的钢锭在锻锤下如同面团一般,不断改变着形状,最后成为粗细不一的方棒,众人都觉得神奇不已。
    铁匠打铁都见过,可没见过这种景象,锻铁如此轻松。
    到了最后,是一大张一大张钢板,一摞一摞堆在那里。
    另一边,则是各种各样的型材。
    看着大堆的钢板,欧阳修道:“运判,把钢制成钢条我想得通,便于打造刀剑及可种器物,制成钢板又是为何?这东西有何用处?”
    杜中宵道:“用处可大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