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绪衡兄 别来无恙
作者:推敲夜僧
推荐阅读: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重生归来,贵女她不对劲、绝症封心后,温小姐顶替了白月光、每月可以许愿,道宗圣女沦陷、剑风传奇:预言之子、炮灰的人生2(快穿)、24h古董店,只接待人怎么够、娇娇重生要跑路,疯批太子急红眼、嫁给残废后我成了首辅夫人、直播震撼古人,崽崽回现代当团宠、贵女重生,清冷佛子逃不掉、赚钱很难?我在万界跑腿暴富、听懂兽语后,国家求我打击罪犯、恶毒哥嫂欺凌下的挣扎与破茧重生、恶毒向导太娇媚,顶级哨兵抢破头、穿越00后动漫融合的世界、摆摊也要做四休三、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我以狐仙镇百鬼、末世前三月,我继承了亿万家财、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q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从分别之日起,梁绪衡就在等贺础安的信,没想到半个月后,真让她等到了。
当她看到信封上刀削斧凿、周正端方的字迹时就知道,准是贺础安的信没错了。
梁绪衡专门等到宿舍里没人的时候才把信从书包里拿出来。
她把信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好闻的纸张和略带苦腥气的墨水的味道。
接着她又在掌心里掂掂信封的重量,很轻。
她把信举起来,迎着阳光看去,里面好像只有一张信纸,最后才整整齐齐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果真只有一张,整整齐齐折成三折。
还真是他的作风呢!
梁绪衡暗忖道,接着打开信纸,读了起来:
绪衡兄:
别来无恙?
上次分别时你说我们是“生死之交”
,让我一定要给你写信。
我们之前素昧平生,“生死之交”
的名头实在太重了,我救了你只是刚好机缘巧合而已,我的伤已经好多了,不必挂怀。
不过我文笔欠佳,你看过此信恐贻笑大方,但既然答应了你,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写下去了。
在衡山读书这一个多月我真是大开眼界,以前只知道北大的先生学识渊博,到临大我才现,清华和南开的先生们也是人才济济,大师云集。
最近我在上雷海宗先生的课,他原来任教于清华,他不光教我们“秦汉史”
,还教我们“西洋文化史”
,真可以说是博古通今、横贯中西的大家了,他上课一本书都不带,全凭记忆,可大到历史事件,小到人名地名、年份日期,他从来没有错过,真是太让人好生佩服。
清华的郑天挺先生教我们隋唐史和明清史,他特别擅长将中国历史和当下西南的地方现实结合起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在衡山的这些日子,先生们和同学们的距离大大拉近了,我们眼界也大大地打开了,到长沙之后,现原来北大的许多同学没来,许是被战火阻隔在路上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之前我只觉得从北平到衡山一路奔波得十分辛苦,都来衡山之后才知道这次学习的机会多么珍贵,我离“读万卷书”
实在差得很远,为了能亲身聆听先生们的教诲就算真的“行万里路”
也是十分值得的。
我们以后还需更加努力,倍加珍惜才行!
就写到这里吧,祝你一切都好。
又及:
《尚书》中云: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与君共勉。
贺础安
写于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风雪初霁
看着这封信,梁绪衡的嘴角就一直忍不住上扬,这一字一句都十足是贺础安的作风了,她甚至能想象他伏案一板一眼写信的样子。
给女孩子写信只聊学习的人,也就只有他了,还自顾自只说自己的事,让她连个回信的由头都没有。
但梁绪衡心里非但没有抱怨,反而觉得他的木讷之中自有一种君子风范,虽然看似刻板,可梁绪衡硬是在贺础安身上看出大大的可爱来。
梁绪衡把信放在胸口,向窗外看去,不知何时,天上飘起了迷蒙的细雪。
梁绪衡眼前浮现出身材瘦高的贺础安身穿长衫走路步步生风的样子;看书的时候微微佝偻的脊背;炸弹爆炸他毅然挡在他身前时坚定的眼神……
他叫我“绪衡兄”
?
梁绪衡反复咂摸着这个称呼,她还记得自己读《两地书》时对爱情的憧憬,鲁迅先生和许广平之间来往的书信是梁绪衡少女心事中最向往的那部分。
自从分别之日起,梁绪衡就在等贺础安的信,没想到半个月后,真让她等到了。
当她看到信封上刀削斧凿、周正端方的字迹时就知道,准是贺础安的信没错了。
梁绪衡专门等到宿舍里没人的时候才把信从书包里拿出来。
她把信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好闻的纸张和略带苦腥气的墨水的味道。
接着她又在掌心里掂掂信封的重量,很轻。
她把信举起来,迎着阳光看去,里面好像只有一张信纸,最后才整整齐齐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果真只有一张,整整齐齐折成三折。
还真是他的作风呢!
梁绪衡暗忖道,接着打开信纸,读了起来:
绪衡兄:
别来无恙?
上次分别时你说我们是“生死之交”
,让我一定要给你写信。
我们之前素昧平生,“生死之交”
的名头实在太重了,我救了你只是刚好机缘巧合而已,我的伤已经好多了,不必挂怀。
不过我文笔欠佳,你看过此信恐贻笑大方,但既然答应了你,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写下去了。
在衡山读书这一个多月我真是大开眼界,以前只知道北大的先生学识渊博,到临大我才现,清华和南开的先生们也是人才济济,大师云集。
最近我在上雷海宗先生的课,他原来任教于清华,他不光教我们“秦汉史”
,还教我们“西洋文化史”
,真可以说是博古通今、横贯中西的大家了,他上课一本书都不带,全凭记忆,可大到历史事件,小到人名地名、年份日期,他从来没有错过,真是太让人好生佩服。
清华的郑天挺先生教我们隋唐史和明清史,他特别擅长将中国历史和当下西南的地方现实结合起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在衡山的这些日子,先生们和同学们的距离大大拉近了,我们眼界也大大地打开了,到长沙之后,现原来北大的许多同学没来,许是被战火阻隔在路上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之前我只觉得从北平到衡山一路奔波得十分辛苦,都来衡山之后才知道这次学习的机会多么珍贵,我离“读万卷书”
实在差得很远,为了能亲身聆听先生们的教诲就算真的“行万里路”
也是十分值得的。
我们以后还需更加努力,倍加珍惜才行!
就写到这里吧,祝你一切都好。
又及:
《尚书》中云: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与君共勉。
贺础安
写于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风雪初霁
看着这封信,梁绪衡的嘴角就一直忍不住上扬,这一字一句都十足是贺础安的作风了,她甚至能想象他伏案一板一眼写信的样子。
给女孩子写信只聊学习的人,也就只有他了,还自顾自只说自己的事,让她连个回信的由头都没有。
但梁绪衡心里非但没有抱怨,反而觉得他的木讷之中自有一种君子风范,虽然看似刻板,可梁绪衡硬是在贺础安身上看出大大的可爱来。
梁绪衡把信放在胸口,向窗外看去,不知何时,天上飘起了迷蒙的细雪。
梁绪衡眼前浮现出身材瘦高的贺础安身穿长衫走路步步生风的样子;看书的时候微微佝偻的脊背;炸弹爆炸他毅然挡在他身前时坚定的眼神……
他叫我“绪衡兄”
?
梁绪衡反复咂摸着这个称呼,她还记得自己读《两地书》时对爱情的憧憬,鲁迅先生和许广平之间来往的书信是梁绪衡少女心事中最向往的那部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